观点
查看相关公告
2025年年初以来市场波动较大,虽然指数阶段性整体较强,但市场更多体现出结构性行情的特点,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等板块表现突出,而经济顺周期相关的板块持续低迷;进入4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加征“对等关税”,贸易冲突升级,对全球风险资产产生较大冲击,市场出现较大波动的同时结构又发生变化,以消费为代表的内需板块则相对占优。在这样的复杂市场背景下,我们坚持年初制定的均衡策略,维持谨慎乐观的仓位,注重个股的安全边际,加强逆向布局,不押注某一宏观假设和贝塔机会。同时止盈短期表现亮眼涨幅较大的个股,以绝对收益为导向持续优化策略。
我们判断后续市场机会将逐步扩散化,经历了此轮冲击后,前期强势的板块回撤幅度较大,而内需板块等逐步有所表现,市场机会更加均衡。虽然当前处在关税升级后的市场平复期,后续政策和国际环境仍处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中,关税冲突进一步升级、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我们回到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去思考中国资产的投资机会,当前或许仍然是机会大于风险,一个是我们从2018年以来所处的国际环境没有实质性变化,更多或是程度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中国资产整体所处的位置相对较低,国九条等政策出台以后,优质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持续凸显,其中大量经营稳健、主业不依赖于国际形势的核心资产或将是市场的压舱石,这些都保证了中国市场在此轮国际形势局势下的独特韧性,我们保持对全年中国资产震荡走高的判断,期待更为有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促内需等产业政策会逐步出台,资本市场的机会将更为多元。我们除了布局互联网和医药之外,年初以来布局的整车、两轮车、顺周期和消费等板块仍然积极看好,后续随着扩内需等政策落地有望逐步开始表现,整体组合的均衡特点虽然阶段性爆发力不足,但我们相信会随着几轮震荡以后可能逐步体现出组合的优势。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6667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91%;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481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73%。
四季度港股呈现调整态势。10-12 月分月度来看,恒生指数分别是下跌3.86%,下跌4.4%,上涨3.28%;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是下跌5.32%,下跌3.24%,上涨2.63%;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分别是下跌11.47%,下跌0.45%,下跌3.25%。整个四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跌幅分别为-5.08%、-5.97%、-14.73%。国内预期降温和海外政治因素主导了整体行情的回落。三季度受政策预期刺激的急涨修复行情之后,指数于国庆节后回落,市场情绪降温,交易关注点重回基本面,后者虽在10月有所复苏,在11月以后重新趋弱,顺周期板块也由此继续回落。海外方面,美国大选于11月初尘埃落定,其潜在的关税提升和技术限制等政策也在11月压制了市场的表现。结构上,11月中旬-12月重回结构性行情。红利和新技术、新消费是两条并行的结构性行情主线,两者之间不矛盾,但共同与顺周期出现阶段性背离,当顺周期修复行情退潮,则伴随着红利和新技术新消费交易的回升。红利方面缩窄到银行和运营商,因能源和公用的价格承压,新技术新消费或集中在AI产业链、文创消费。四季度,本组合适度减持了反弹起来的顺周期板块,重点在科技和新消费当中精选,相对看好几个方向,分别是1)科技当中受益于AI带动的软硬件龙头及其产业链、2)电动化智能化引领下的国产优质整车公司、3)以旧换新政策下的优质耐用品公司,尤其是两轮车龙头、4)文创消费、体验消费趋势下的新消费品类和新零售业态。四季度,本组合在上述方向上加大研究,逐步布局。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展望一季度,宏观多空因素交织,美国新总统上台可能有政策打压风险,但国内逆周期调节的态度也相对明晰,市场可能在过程中起伏。本组合将围绕前述方向,继续加大研究,提升在看好的重点公司上的布局,同时,积极寻找可能被错杀的公司,做好研究甄选,伺机而动。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601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8%;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4352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23%。
三季度港股市场表现出色:2024年7、8、9月,恒生指数分别下跌2.11%,上涨3.72%,上涨17.48%;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1.06%,上涨1.24%,上涨33.4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分别上涨0.71%,上涨3.72%,上涨25.71%,整个三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分别上涨19.27%、33.69%、31.32%。
行情的表现受到海外流动性改善、企业经营改善、中国宏观预期改善三方面催化。流动性方面,美联储于9月19日降息50个基点,这是四年来首次降息,降息叠加中国资产调整幅度较深,部分海外资金回流,大型科技公司、生物医药公司得到配置;其次,企业经营改善方面,8月陆续披露的半年报,部分中国科技公司经营情况改善,如美团、腾讯等,8月以来互联网公司股价持续走强;最后,宏观预期改善方面,主要集中在9月的最后四五个交易日,中国政府释放了强力的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短期间内扭转了国内外投资者预期,中国资产在短短几个交易日内大幅上涨。
三季度,本组合维持之前的偏进攻的行业配置,重点耕耘科技和医药板块,精选前期因为经济不断走弱而下调预期的消费板块,对过去两年港股中表现强势的高股息低估值板块、能源运营商等维持谨慎观点,下注在顺中国经济周期的杀跌充分的板块。
展望四季度,预计仍有宏观政策落地,由于市场急涨,且政策到基本面仍需时间,市场表现可能有所反复,但中期展望积极乐观,维持进攻态度,对估值弹性较大的成长股重点看好。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640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41%;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464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2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上半年股票市场走势经历了下跌-反弹-再下跌的过程,主要受宏观经济预期的波动影响。年初,投资者对宏观经济预期悲观,股市调整,小市值股票以及港股市场均因更缺乏流动性而调整幅度更大,投资者在避险情绪下买入大市值、经营更为稳健的股票,“高股息”成为一种简单的买入理由。随后,外部干预措施,以旧换新政策,出海产业链景气等几重因素助推,股市反弹,A股反弹力度高于港股。期间,石油铜铝黄金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股票表现抢眼。四月中旬,在博弈季末宏观会议的预期下,交易的主线甚至转向了顺周期的中游制造业,相对更低迷的港股也在此时迎来快速反弹。进入五月中旬,各项政策基本落地,但各项高频数据逐步回落,悲观情绪再次弥漫市场,股票市场再度回落,至今已调整两月有余。总的来看,本报告期内,股票投资者风险偏好低迷,当期的盈利确定性及买入回报率成为考量的首要因素,模糊的未来缺乏信仰。这本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但如果被投资者简单冠以高股息标签,就会逐渐产生风险,本质是买入回报率在被消耗降低,而这些高股息标签的股票本身处在成熟期就应该有周期波动,而当下这一风险的考虑或有所不足。本基金在本报告期末更换基金经理,市场仍在黎明前,高股息后半程未落、消费成长底部未起,因此当前投资策略偏向均衡,同时努力挖掘一些个股,希望在混沌期提供效率。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531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67%;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385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82%。
2024年一季度香港市场仍然维持弱势震荡格局。国内经济受到多方面影响,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均没有好的表现,市场信心仍然不足。最终在春节前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后市场逐渐企稳,但仍然弱势。美国通胀继续维持高位,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不断推迟,在这种情况下,权益市场压力较大。随着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我们看到大部分公司的业绩都维持稳健,现金流充裕,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关注远大于对上市公司本身的关注,我们认为这本身就给市场未来的良好表现打下了基础。我们仍然配置互联网消费等顺周期品种,同时对低估明显的医药行业维持超配。市场低位震荡,上行空间远大于下跌空间,只需等待拐点的到来。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535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33%;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389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7.47%。
2023年四季度产品净值下跌10.3%,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下跌2.4%,产品收益跑输基准。2023年下半年的香港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跌幅,我们的产品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对于国内经济的复苏进程充满了疑虑,带动了顺周期行业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二是美国经济持续超预期,带动通胀压力加大,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市场预期。三是国内经济政策出台时间与力度均低于市场预期,造成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我们认为目前时点处于熊市最后阶段,市场信心严重不足,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但市场已经对悲观场景预期非常充分,继续下跌风险很小。随着经济逐渐复苏,货币紧缩周期结束,熊市即将终结。我们目前配置仍然偏顺周期,科技、医药、消费是核心配置。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A类份额净值为0.577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27%;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QDII)C类份额净值为0.420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42%。
2023年三季度,港股市场继续调整,除部分央国企外,各行业指数均出现下跌。主要原因仍然是两个,在分子端国内经济一直在枯荣线徘徊,经济迟迟没有复苏。地产、消费、出口均乏力,而刺激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迟迟没有大规模出台。另外美国经济仍然强劲,通胀压力持续,美联储抗击通胀意志坚决,导致美国利率不断攀升,给全球市场均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分子端与分母端的压力仍然存在,市场表现孱弱。但我们也应看到,实际上三季度末,国内经济已经有所起色,经济指标环比改善已经初露端倪。而美国通胀指标环比不断下行,虽然下降速度低于预期,但拐点若隐若现。在此情况下,市场处于如此地位,更多的是在为走出熊市酝酿力量。我们判断,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有可能是行情一个拐点阶段,分子端与分母端,均会有更好的表现,刺激市场出现反弹。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643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40%;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469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0.55%;
2023年二季度,港股市场经历过去年四季度到春节前的强反弹后,进入了调整阶段。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与美国利率下行的反映仍然不够充分,具有较大的向上空间。因此在港股市场,我们的配置方向集中在医药、消费与科技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增长确定性高,且对于美国利率更为敏感。总体上我们对于2023年的港股市场较为乐观,基本面上虽然中国经济存在复苏的机会,但欧美经济衰退概率变大,因此不存在全球同步的经济增长预期,市场很难出现较大的行情。但在过去两年压制港股市场的利率上行周期,有可能在2023年出现逆转。因此虽然盈利很难出现较大的上行周期,但利率下行给市场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在历次利率下行周期中,港股市场均有所表现。我们认为市场更大的机会,可能还需等待2024年中国与欧美经济均回归增长常态,实现周期共振。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646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54%;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472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67%;
2023年一季度,港股市场经历过去年四季度到春节前的强反弹后,进入了调整阶段。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对于经济复苏与美国利率下行的反映仍然不够充分,仍然具有较大的向上空间。因此在港股市场,我们的配置方向集中在医药、消费与科技行业。因为这些行业增长确定性高,且对于美国利率更为敏感。总体上我们对于2023年的港股市场谨慎乐观,基本面上虽然中国经济存在复苏的机会,但欧美经济衰退概率变大,因此不存在全球同步的经济增长预期,市场很难出现较大的行情。但在过去两年压制港股市场的利率上行周期,有可能在2023年出现逆转。因此虽然盈利很难出现较大的上行周期,但利率下行给市场带来了相应的机遇,在历次利率下行周期中,港股市场均有所表现。我们认为市场更大的机会,可能还需等待2024年中国与欧美经济均回归增长常态,实现周期共振。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7222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71%;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528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83%;
四季度市场出现反弹,恒生指数反弹14.8%。我们的产品上涨22%,跑赢了基准。目前的市场仍处于弱势之中,一方面国内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市场信心仍然缺乏,疫情防控放开后,仍在经历疫情高峰。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在仍在经历滞涨向衰退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仍将非常痛苦。市场对于宏观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反应,仍然处于摇摆之中,注定市场仍将经历反复。港股市场对于经济和政策的反应最为充分,甚至过度,因此估值最低,弹性也最大。我们的产品仍将主要投资于香港市场的科技、医药、消费方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市场将逐步恢复正常状态,我们的产品波动也将大幅降低,回报也将逐步走向稳定。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765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86%;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561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71%;
三季度我们主要对产品持仓进行了以下调整,增持了港股消费、互联网、CRO品种,减持了云计算和电子行业。目前国内经济疲弱,地产行业引发的金融体系风险尚待化解。国内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仍然需要等待转机。出口受制于全球经济的衰退影响,也难以维持增长。支持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都遇到了较大的挑战。同时国际范围内,美国经济仍处于通胀之中,美联储加息脚步未停,美元强势,人民币贬值预期仍然较强,中美利差倒挂。这些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都会带来较大的压力。目前港股市场经历了一年半以上的调整,估值已经达到历史底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市场普遍预期四季度会是美元指数和美国利率的预期高点,一旦国内市场的确定性增强,美国的货币紧缩出现了预期的拐点,港股市场的反弹幅度是比较值得期待的。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628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34%;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461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1.47%;
港股市场在一季度走出了一个V型走势,在3月的急跌之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达到了历史极值附近。过去一年港股市场经受了极大的各方面冲击,政策、中美关系、疫情、美国利率加速上行等等。因此整个市场处于一个历史上很低的位置,除非有新的更大级别冲击再次出现,市场的下行趋势正在走向终结。二季度港股市场已经在酝酿反弹,在美股不断调整,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冲高的压力下,港股市场韧性很足。可以预计,下半年美股市场仍将处于调整之中,港股市场仍将面临一定的压力。而一旦美股市场,或者美国利率,美元指数出现了有利的趋势性变化,港股市场将出现强劲反弹。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密集出台的政策,一直是市场的重要干扰项,但政策的风向正在发生些许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同时中美关系和疫情造成的恐慌和压力,也已经过了极大值,正在被市场消化。美国利率的上行很难精确判断,但最主要的上行阶段有较大的概率已经结束,美元指数已经到达历史高位,因此利率对于市场,尤其科技股的压制效应,在未来12个月是逐渐降低的。这对于港股市场科技、医疗健康等行业,是一个有利因素。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799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53%;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587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9.37%。
港股市场在一季度走出了一个V型走势,在春节前表现不俗之后,遭遇到了俄乌战争以及中概股等问题,再叠加国内疫情,市场避险诉求突出。目前的港股市场经历了13个月的调整,在3月的急跌之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达到了历史极值附近。过去一年港股市场经受了极大的各方面冲击,政策、中美关系、疫情、美国利率加速上行等等。因此整个市场处于一个历史上很低的位置,除非有新的更大级别冲击再次出现,市场的下行趋势正在走向终结。
展望未来,密集出台的政策,一直是市场的重要干扰项,但政策的风向正在发生些许变化,值得我们关注。同时中美关系和疫情造成的恐慌和压力,也已经过了极大值,正在被市场消化。美国利率的上行很难精确判断,但最主要的上行阶段有较大的概率已经结束,美元指数已经到达了100这样一个高位,因此利率对于市场,尤其科技股的压制效应,在未来12个月是逐渐降低的。这对于港股市场科技、医疗健康等行业,是一个有利因素。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7295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99%;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5367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10%。
2021年下半年的香港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跌幅,我们的产品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大,出现了系统性的回调。代表性的是医药和消费两个板块,估值出现了一定的泡沫。二是市场对于政策的担忧进一步升级。代表的是互联网和医药板块。三是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导致外资担忧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产品配置比例较高的是医药和互联网,因此产品净值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但进入四季度后,以上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由于2021年的下跌,无论医药互联网消费,还是金融地产,都处于合理或低估的状态。同时整个市场明显降温,几乎没有泡沫出现,这就为后期市场走出慢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的产品坚定看好医疗健康和互联网科技两个方向,经历了2021年的洗礼,两个方向优秀上市公司的性价比更加突出。
港股市场在过去三年多时间中,陆续经历了经济下滑、贸易战、本地事件、疫情等外在冲击的洗礼,出现了一定的下跌,跑输全球市场。目前港股市场大部分股票估值均处于底部,整个市场的定价明显偏低。经历了三年调整,市场整体投资价值较高。市场总是在不同风格间变换,但我们对于企业价值的投资挖掘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坚信港股市场将会继续进化,逐渐与国际接轨,将会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上市公司,我们将坚持价值投资风格,与优秀企业一起成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A类份额净值为0.9597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4.87%;光大阳光香港精选混合C类份额净值为0.7071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5.00%;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A类份额净值为1.127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71%;光大阳光香港精选C类份额净值为0.8319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0.85%。
三季度的香港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跌幅,我们的产品出现了加大的回撤。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前期部分板块涨幅较大,出现了系统性的回调。代表性的是医药和消费两个板块,估值出现了一定的泡沫。二是市场对于政策的担忧进一步升级。代表的是互联网和医药板块。三是国内大型房地产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导致外资担忧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们产品配置比例较高的是医药和互联网,因此产品净值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但进入四季度后,以上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由于三季度的下跌,无论医药互联网消费,还是金融地产,都处于合理或低估的状态。同时整个市场明显降温,几乎没有泡沫出现,这就为后期市场走出慢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的产品坚定看好医疗健康和互联网科技两个方向,经历了三季度的洗礼,两个方向优秀上市公司的性价比更加突出。
港股市场在过去三年多时间中,陆续经历了经济下滑、贸易战、本地事件、疫情等外在冲击的洗礼,出现了一定的下跌,跑输全球市场。目前港股市场大部分股票估值均处于底部,整个市场的定价明显偏低。经历了三年调整,市场整体投资价值较高。市场总是在不同风格间变换,但我们对于企业价值的投资挖掘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坚信港股市场将会继续进化,逐渐与国际接轨,将会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上市公司,我们将坚持价值投资风格,与优秀企业一起成长。
港股市场经历了年初的上涨后,二季度开始横盘整理。今年港股市场主要的压制因素,是互联网反垄断等事件。此等事件我们预计对市场的不利影响,将在三季度走向结束,我们仍看好龙头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前景,因此随着市场的下跌,我们将增加配置。港股医药板块,是目前中国最值得配置的方向之一,我们将继续坚持对医药的持续配置,淡化短期波动。港股市场正在发生诸多积极变化,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我们的产品将积极追踪,力求产品能够投资香港市场最具活力的公司和板块。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A类份额净值为1.4218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3.16%;光大阳光香港精选C类份额净值为1.0510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2.97%。
截至2021年3月31日,光大阳光香港精选A类份额净值为1.2564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3.94%;光大阳光香港精选C类份额净值为0.9303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97%。
2020年我们主要配置了互联网和医药行业,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随着两个行业估值的提升,我们对两个行业的配置比例进行了小幅度的降低,同时增加了金融地产和周期股的配置。2021年市场进行再平衡,低估值和周期类股票表现更好,我们跑输恒生指数。但长期我们仍坚定看好互联网和医药两个大方向。
港股市场在过去两年时间中,陆续经历了经济下滑、贸易战、本地事件、疫情等外在冲击的洗礼,出现了一定的下跌,跑输全球市场。目前港股市场除部分医药消费股外,所有的股票估值均处于底部,整个市场的定价明显偏低。经历了三年调整,市场整体投资价值较高。
市场总是在不同风格间变换,但我们对于企业价值的投资挖掘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坚信港股市场将会继续进化,逐渐与国际接轨,将会诞生一批又一批的优质上市公司,我们将坚持价值投资风格,与优秀企业一起成长。